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常规砂岩储层加砂压裂后油气渗流通道主要依赖于支撑裂缝,而页岩气储层由于其典型的脆性特征,通过大规模体积压裂后会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页岩气渗流能力主要取决于支撑剂充填层裂缝和储层剪切滑移形成的自支撑裂缝,因此,室内页岩储层导流能力的测试应包括支撑剂充填层和自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两部分.目前国内对于页岩支撑导流能力的测试方法大多还是借鉴常规支撑剂充填层导流能力测试方法,无论测试方法还是测试装备都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大部分国产支撑导流仪的闭合压力加载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不能满足页岩储层长期导流能力测试要求.文章提出了页岩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支撑导流仪改进目标、改进方法、改进措施,为页岩气储层室内导流能力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页岩储层体积压裂支撑剂优选及压裂效果评价提供了保障.
推荐文章
页岩压裂裂缝气测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页岩气藏
支撑裂缝
气测
导流能力
支撑剂嵌入对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
裂缝(地质)
支撑剂嵌入
导流能力
影响
水力压裂
岩心
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水力压裂
导流能力
支撑裂缝
支撑剂
粒径
覆膜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评价
储集层
压裂
导流能力
压裂支撑剂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页岩支撑裂缝长期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改造
来源期刊 钻采工艺 学科
关键词 页岩 自支撑裂缝 导流能力 复杂缝网 支撑导流仪 闭合压力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开采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7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68X.2018.01.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慧芬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2 12 2.0 2.0
5 彭均亮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1 4 1.0 1.0
9 吴建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1 4 1.0 1.0
10 高新平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2 4 1.0 2.0
14 王良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页岩
自支撑裂缝
导流能力
复杂缝网
支撑导流仪
闭合压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6-768X
51-1177/TE
大16开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62-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