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氧化铋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其可控制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TritonX-100/正庚烷/正戊醇/水为微乳液体系,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了一维四棱柱状Bi2O3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Bi2O3样品晶型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增加,产物由四方相β-Bi2 O3向单斜相α-Bi2 O3转变,样品为一维四棱柱状纳米棒,其直径为50~100 nm,长为300~600 nm.对前驱体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定向附着、 自组织和奥斯瓦尔德熟化在微乳体系合成纳米材料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表明,亚稳相β-Bi2 O3(550 nm)相比稳定相α-Bi2 O3(460 nm)具有更宽的可见光响应范围和更窄的禁带宽度(分别为2.30和2.74 eV),属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引起的吸收,为Bi2O3的直接带隙吸收.荧光光谱(PL)表明 β-Bi2O3在400~600 nm具有宽的发射谱带,466 nm处的强蓝带发射归属于Bi3+的3 P1→1 S0跃迁和O2-→Bi3+荷移跃迁,562 nm处绿峰归属于晶体表面氧空位和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缺陷.
推荐文章
微乳法制备的纳米Bi2O3对苯系物光催化活性
微乳法
Bi2O3
表征
光催化降解
相转变制备超长α-Bi2O3微米棒及其表征
BiOBr纳米片
煅烧
液相沉淀法
α-Bi2O3微米棒
掺杂纳米级Bi2O3对ZnO压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ZnO压敏陶瓷
纳米级Bi2O3
高热容量
通流能量
低温烧结
纳米CuO/Bi2O3粉体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粉体
纳米
Bi2O3
CuO
均匀共沉淀法
丁炔二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维四棱柱状Bi2O3纳米棒的微乳法合成及光性能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Bi2O3 纳米棒 反向微乳法 光性能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1-5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14.53+2|TQ56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3/j.cnki.cjrm.XY17030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长根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42 5285 35.0 51.0
2 王亚军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23 3085 37.0 44.0
3 郭梁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 2 1.0 1.0
4 李泽雪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 2 1.0 1.0
5 于海洋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i2O3
纳米棒
反向微乳法
光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
月刊
0258-7076
11-2111/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16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