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仪器与医疗       
摘要:
目的:分析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断依据,为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救治的77例多发伤患者纳入此次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与否,发生组(n=31)、未发生组(n=36).检测两组患者入院6 h内、入院24 h、入院48 h、入院72 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蛋白C(PC)、蛋白S(P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3)、D-二聚体(D-D)以及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归纳创伤性凝血病早期实验室指标变化趋势,总结诊断依据.结果:发生组入院6 h内、入院24 h、入院48 h、入院72 h血浆PC、PS、FDP、AT3、D-D、血浆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PTT均高于未发生组;两组患者入院48 h、入院72 h上述指标均较入院6 h内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入院6 h内、入院24 h、入院48 h、入院72 h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未发生组;两组患者入院48 h、入院72 h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入院6 h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PS、FDP、AT3、D-D以及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的显著变化,能够为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断
来源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学科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 蛋白C蛋白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血小板聚集率 早期诊断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76/mimt2018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军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 15 50 5.0 6.0
2 姜亚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性凝血病
蛋白C蛋白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血小板聚集率
早期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仪器与医疗
双月刊
2095-5200
10-1084/TH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