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混交林及纯林细根空间分布格局,选取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采用土柱法取样,从细根生物量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根长密度等方面研究盐碱地中不同林分中树木细根的垂直分布情况,从细根生物量分析不同林木细根垂直分布情况,研究不同人工林细根分布差异及土壤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在细根的生物量、表面积、体积、根长等方面都显著高于臭椿刺槐混交林和刺槐纯林;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95.77%细根生物量分布在0~60 cm土层,臭椿刺槐混交林85.37%细根生物量分布在0~40 cm土层,而刺槐纯林的细根在土壤中分布则比较均匀,0~40 cm土层细根占生物量总量的66.38%.绒毛白蜡细根生物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林木.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细根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根长密度显著高于刺槐纯林;臭椿刺槐混交林高于刺槐纯林,差异不显著.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细根总根尖数分别是刺槐纯林的2.34倍、1.23倍,总分叉数分别为刺槐纯林的6.15倍、1.66倍.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臭椿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树木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绒毛白蜡刺槐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适当的混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增强植物吸收土壤营养物质的能力,混交使人工林在盐碱立地条件下适应能力提高.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不同刺槐混交林的土壤持水能力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涵养水源
枯落物
持水能力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刺槐混交林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刺槐混交林
脲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混交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研究
黄河三角洲
混交林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氮
辽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的防护效应研究
盐碱地
造林模式
土壤物理性质
植物多样性
辽河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刺槐混交林细根分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刺槐 混交林 纯林 细根 盐碱地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4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28.5|S71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71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世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31 260 9.0 15.0
3 马风云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52 797 16.0 26.0
5 丁新景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9 93 6.0 9.0
6 敬如岩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7 76 5.0 7.0
7 黄雅丽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8 69 5.0 8.0
12 李树生 三明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3 5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0)
共引文献  (469)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槐
混交林
纯林
细根
盐碱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