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超临界锅炉给水泵不同间隙下间隙流道的内部流动瞬态特性,建立不同间隙大小的间隙流道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间隙流道在轴向和环向上的压力、速度分布以及在进口压力脉动作用下轴向各处的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轴向上,间隙流道内液流的静压和流速具有3个阶段,分别为突降段、上升段和线性下降段,其中间隙越大,其静压越小流速越快;在间隙流道环形截面上静压的分布并不均匀,而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间隙流道环形截面上的速度的高速区主要出现在靠近内壁旋转面一侧,低速区主要出现在靠近外壁静止面一侧;在进口压力脉动作用下,间隙流道的入口、中部的压力变化频率是一致的,尾部静压主要由出口压力决定,其压力只在一定的值内上下波动.
推荐文章
火电厂锅炉给水泵节电方法
新余
火电厂
锅炉给水泵
节电方法
超超临界机组无电动给水泵启机过程分析及优化
660 MW
电动给水泵
汽动给水泵
启动方式
锅炉多级给水泵平衡装置的改进
闪速炉
给水泵
平衡装置
轴向力
机理
给水泵机械密封对汽轮机热耗试验的影响
机械密封
等效焓降
热耗
不确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锅炉给水泵级间密封间隙流动特性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给水泵 间隙 静压 流速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泵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1-396,4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277.9|TH311
字数 5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16.028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强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0 921 18.0 26.0
2 朱荣生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9 1294 20.0 28.0
3 王秀礼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7 577 13.0 20.0
4 刘刚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 127 7.0 11.0
5 张本营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15 3.0 3.0
6 李梦圆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锅炉给水泵
间隙
静压
流速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