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现代医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胃阴亏虚,兼夹寒凝、热郁、气滞、血瘀、湿阻、食滞等因素诱发而成,主要临床表现可见胃脘疼痛、痞满饱胀、嗳气、嘈杂、食欲不振等.笔者认为,在治疗本病时,若患者以食欲不振为主诉者,或纳呆食少,或食后饱胀,皆可以消积导滞法为基本大法,以保和丸为基础方,再进一步辨证分型,或兼以健脾益气,或兼以滋养胃阴,或兼以疏肝和胃,或兼以破瘀散结,或兼以通腑泻热等法,随证加减,灵活遣方用药.
推荐文章
健脾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
按'痞'论治
健脾消痞汤
化瘀消萎生肌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萎缩性胃炎
化瘀消萎生肌散
中医药
刘华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理气药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刘华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
胃炎,萎缩性/诊断
胃炎,萎缩性/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消积导滞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 天津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消积导滞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胀 胃痛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留学生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4-6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3.3
字数 21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8.08.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思毅 6 2 1.0 1.0
2 沈晓敏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积导滞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胀
胃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中医药
月刊
1672-1519
12-13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6-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8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