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骨搬运与包裹植骨治疗单纯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80例皮肤条件相对良好的胫骨骨缺损>5 cm患者.按修复骨缺损方法不同分为骨搬运组(49例)和包裹植骨组(3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损原因、缺损距离骨修复时间和合并伤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下地时间、负重时间、骨不连、骨愈合时间、并发症、骨缺损修复手术费用和末次随访患肢邻近关节功能恢复(Johner-Wruhs评价方法)等情况.[结果]骨搬运组与包裹植骨组在卧床时间[(23.36±6.72)d vs(27.26±12.21)d,P>0.05]、负重行走时间[(95.98±15.67)d vs (102.55±17.54)d,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骨搬运组的骨不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包裹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9) vs (1/31),P<0.05],对骨不连者行二次手术清创植骨内固定,二次术后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搬运组的骨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包裹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0±3.44)个月vs (7.77±1.67)个月,P<0.05].此外,骨搬运组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包裹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6±2.05)万元vs (4.46±1.20)万元,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hner-Wruhs评定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胫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和包裹植骨均是有效方法,但包裹植骨在骨愈合效果、治疗费用和并发症方面优于骨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