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位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模拟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选择该研究区的最适模型.[方法]选择栓皮栎林、侧柏林及撂荒地的典型坡面,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渗透性能的坡位差异,分析了Horton模型、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对不同坡位水分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结果]3种林型不同坡位间的初渗率、稳渗率及平均入渗率总体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在栓皮栎林坡上的稳渗率比坡中及坡下分别增加了29.41%和83.33%,在侧柏林分别增加了90.43%和67.29%,在撂荒地分别增加了20.00%和36.63%.Horton模型、Philip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对不同坡位水分入渗过程拟合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90、0.74和0.96.[结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渗透性能具有显著的坡位差异.在整个入渗阶段,坡上的累积入渗量是最大的,体现了较好的入渗性能.Kostiakov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更适合研究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面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
推荐文章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渗透特性及影响因素
土壤入渗
植被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根系结构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构建的生态对策和途径
植被退化与恢复
天然植被
本土植物
太行山
疏灌草丛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植被恢复模式
生态学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坡位对土壤渗透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低山丘陵 坡位 入渗性能 入渗模型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2/j.cnki.ggps.20170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玉强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33 326 11.0 17.0
2 张志华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7 23 3.0 4.0
3 石岳峰 4 14 2.0 3.0
4 孔玉华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16 76 6.0 8.0
5 冯雪瑾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7)
共引文献  (18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山丘陵
坡位
入渗性能
入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