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乡村汉族头面部特征.方法:2009年~2013年在中国36个调查地区(15个北方地区,21个南方地区)测量了8 174例乡村汉族男性成年人的12项头面部形态学指标,对36个族群的指标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个族群由于头面部特征的差异,大致可以区分为北方汉族、南方汉族两大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北方汉族多数族群第一主成分(PCⅠ)值小,即鼻、面、头宽度小,第二主成分(PCⅡ)值较大,即上唇皮肤部较高、鼻较深、面较高.南方汉族的PCⅠ值多为较大或中等,PCⅡ值多为中等或较小,即相对于北方汉族来说,南方汉族多为鼻、面、头宽度大或中等,上唇皮肤部高度、鼻深、面高值中等或小.结论:南、北方汉族头面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水平影响着汉族人的头面部发育.
推荐文章
个体数据分析揭示汉族头面部测量特征的南北差异
汉族
主成分分析
地区差异
人体测量学
天津汉族女性头面部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
头面部特征
天津
汉族
内眦褶
卷发
山东、安徽汉族与我国19个族群体质特征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山东
安徽
汉族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体质特征
地黄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地黄(RADIX REHMANNIAE)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乡村汉族男性头面部指标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乡村汉族 男性 头面部 头长 下颌角间宽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33.2018.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咏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48 1020 18.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乡村汉族
男性
头面部
头长
下颌角间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33
31-1285/R
大16开
上海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
4-38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0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