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濮清南蓄灌区过去长期采用井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引黄蓄灌补源工程实施方案的提出为优化蓄灌区灌溉方式、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系统分析了濮清南引黄蓄灌区三期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维护工程长期运行的综合措施与水资源调配模式,利用渠系网络、坑塘库容,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多源互补的灌溉补源网络体系,保障了引黄水源的稳定供给,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提高了农民引黄灌溉的积极性.运用跟踪调查、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引黄蓄灌补源成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蓄灌区粮食单产逐年增加、灌溉成本持续降低、地下水源得到有效补给、农民生活饮水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引黄补源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推荐文章
北京地区水资源养蓄方案初探
南水北调
水资源养蓄
联合调度
联合调蓄
渠村灌区综合治理与引黄补源成效初探
渠村灌区
综合治理
引黄补源
水资源优化配置
渭北旱塬雨水的集蓄及补灌与高效利用
渭北旱塬
雨水集蓄
高效利用
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实践需求探讨
水资源
综合调配
一体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
实践需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濮清南引黄蓄灌补源调配水资源实践与成效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引黄补源 水资源调配 农田灌溉 濮清南蓄灌区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274.3
字数 35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8.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春玲 3 1 1.0 1.0
2 苏琼 2 1 1.0 1.0
3 陈曙光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引黄补源
水资源调配
农田灌溉
濮清南蓄灌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