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5株新制备抗蓖麻毒素单抗(8-1-1-8,13-2-4,13-4,S11和AB6)的体内外抗毒效应.方法 分别采用2 mg·L-1蓖麻毒素A链(RTA)重组蛋白,蓖麻毒素B链(RTB)重组蛋白以及蓖麻毒素全毒素(holotoxin)包被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反应板,检测5株单抗与蓖麻毒素的结合位点;体外采用兔网织无细胞系统评价5株单抗对蓖麻毒素的中和活性;采用MDCK细胞评价5株单抗对细胞的保护活性,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蓖麻毒素中毒组,蓖麻毒素+不同单抗实验组.蓖麻毒素分别与5株单抗或DMEM 37℃孵育1 h后,加入96孔板对数生长期的MDCK细胞,再分别使用CCK-8试剂盒和RTCA细胞实时检测系统检测细胞存活率.体内实验选用48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ip蓖麻毒素25μg·kg-1,并于2 h后分别iv生理盐水、单抗AB6或S11400μg·kg-1,每天记录小鼠存活数以及存活小鼠体质量.结果 ELISA结果显示,单抗13-2-4和8-1-1-80.25 mg·L-1以及13-41 mg·L-1与蓖麻毒素或RTB有较高A450 nm值;单抗S110.5 mg·L-1与蓖麻毒素或RTA包被孔有较高的A450 nm值;单抗AB6仅与蓖麻毒素包被孔有较高的A450 nm值.兔网织无细胞系统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蓖麻毒素处理组的荧光值下降至1000(P<0.01);与蓖麻毒素组相比,仅单抗S11处理组荧光度值显著增加(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蓖麻毒素组相比,单抗S11和AB6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在24或48 h内均提高(P<0.01).RTCA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单抗S11和AB6组的细胞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单抗蓖麻毒素细胞毒作用与剂量结果表明,单抗S11和AB6的EC50分别为26.79和11.19μg·L-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单抗S11处理小鼠存活率为100%(12/12),单抗AB6处理小鼠存活率为75%(9/12),蓖麻毒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至14 d;S11和AB6处理组存活鼠体质量下降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单抗S11和AB6对蓖麻毒素诱导的体内外毒性均有明确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