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表达及相关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C57BL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以及葛根素低剂量组(100 mg·kg-1)、中剂量组(250 mg·kg-1)和高剂量组(500 mg·kg-1),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葛根素对损伤后脑梗死体积、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等指标的影响.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溶剂对照组又分为2 h、6 h、12 h、24 h共4个亚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脑组织中ER-α及HIF-1α的变化情况.取变化最显著的缺血2 h再灌注12 h这一时间点测定葛根素对ER-α及HIF-1α表达的影响,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葛根素在这一时间点对下游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调节作用.结果 相比溶剂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葛根素均能降低缺血2 h再灌注24 h小鼠的脑梗死体积[低剂量(29.6±3.6)%,中剂量(15.2±3.9)%,高剂量(8.2±2.1)% vs对照组(39.3±5.0)%]和脑含水量[低剂量(84.9±8.8)%,中剂量(83.7±8.2)%,高剂量(80.9±8.7)% vs对照组(85.3±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脑缺血2 h再灌注12 h小鼠,中、高剂量葛根素组较溶剂对照组ER-α水平升高,HIF-1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葛根素组TNF-α[(420.7±27.2) μg·g-1,(379.6±23.9)μg·g-1]、IL-1β[(211.8±19.2)μg·g-1,(182.4±13.5)μg·g-1]和IL-6[(111.2±9.1)μg·g-1,(104.1±12.4)μg·g-1]水平较溶剂对照组[TNF-α(505.8±36.7)μg·g-1;IL-1β (291.6±21.8)μg·g-1;IL-6(138.4±11.7)μg·g-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根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病变脑组织的含水量,减小梗死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α、抑制HIF-1α表达并抑制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有关.
推荐文章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
脑缺血
大鼠
抗氧化
动物模型
再灌注损伤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海马
L-型Ca2+通道
葛根素
褪黑素对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药理学
脑缺血再灌注
褪黑素
学习与记忆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葛根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葛根素 脑缺血再灌注 雌激素受体 缺氧诱导因子-1α 炎性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3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辰 无锡无锡市儿童医院药剂科 1 12 1.0 1.0
2 杨浩鹏 美国休斯敦大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系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葛根素
脑缺血再灌注
雌激素受体
缺氧诱导因子-1α
炎性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