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及IL-17A的变化,探讨产生IL-17A的γδT细胞在KD发病中改变及意义.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豆蔻酰佛波醇乙酯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和γδT17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比,同时采用ELISA测定血清IL-17A和TGF-β1水平,并比较两组间γδT、γδT17、IL-17A和TGF-β1的变化.结果 相对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患儿外周血γδT、γδT17、IL-17A和TGF-β1均明显增高[7.09±0.63 vs 11.24±2. 31,1.25±0.53 vs 3.68±1.70,(4.41±1.09)ng/l vs (11.19±3.48)ng/L,(6.93±1.37)ng/ml vs (9.31±1.84)ng/ml](P<0.05).结论 γδT细胞在急性KD患儿高度活化,并且通过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IL-17A介导了KD的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川崎病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川崎病
儿童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诊断界值
血小板参数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意义
川崎病
血小板参数
儿童
川崎病患儿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川崎病
循环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γδT细胞及其产生的lL-17A在急性川崎病患儿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实验与检验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γδT细胞 细胞因子 儿童 川崎病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817,1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11+3|R446.11+2
字数 43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129.2018.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柯江维 93 644 12.0 23.0
2 刘志强 34 116 7.0 9.0
3 邹峥 43 209 8.0 12.0
4 彭宇 10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7(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γδT细胞
细胞因子
儿童
川崎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与检验医学
双月刊
1674-1129
36-1298/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4号
44-9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9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6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