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保护我国的珍贵植物资源,对305份裁判文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多发生在林业资源丰富且经济水平比较低下的西南偏远地区;犯罪主体多为农民和无业人员,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以下,多为自然人犯罪;犯罪动机主要是营利和自用;犯罪行为多是在没有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的采伐和毁坏行为;各地对犯罪对象范围的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存在不统一性;犯罪刑罚力度偏轻,缓刑适用率高,对罚金数额确定多由各地法院自由裁量,非刑罚措施适用较少,仅以树木的数量市场价值量刑,忽视了生态价值.
推荐文章
宜春市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宜春市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对策
国家重点保护裸子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
国家重点保护
裸子植物
植物区系
分类群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保护植物
野生植物
资源
分布
价值
浙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实证研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305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来源期刊 林业调查规划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实证研究 裁判文书 犯罪行为 定罪量刑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资源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5,93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18.54|DF46
字数 82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8.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晋海 河海大学法学院 46 246 11.0 13.0
2 吕黄佳 河海大学法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实证研究
裁判文书
犯罪行为
定罪量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调查规划
双月刊
1671-3168
53-1172/S
大16开
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3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9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