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关于辛味的论述,对其进一步深入探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应用.[方法]整理《黄帝内经》中论述辛味的条文,从辛的涵义、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四方面阐述并引申发挥,使其更加系统明了.[结果]辛味不仅包括滋味、气味,还有功效之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认识辛味,其性升散,归肺属金,入于上焦,有着走气发散、养肺润肾、制酸养筋的独特功效.辛味药有行、散、润、通、化、升之功,作用殊多,并可与甘苦酸淡咸诸味组方配伍,衍化出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辛咸软坚、辛淡渗利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辛味有其具体的治则治法,根据六淫外邪的不同和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性,或以辛为主,或以其为辅,随证治之.[结论]辛味居五味之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其药性、功效,临床处方将更加得当灵活巧妙.
推荐文章
《黄帝内经》的系统思维方法探析
黄帝内经
系统思想
思维方法
《黄帝内经》之生物周日节律探析
不寐
生物周日节律
黄帝内经
规律性
中医养生
浅析《黄帝内经》中的整体康复思想
黄帝内经
整体康复
养生
探寻《黄帝内经》中的整体护理
黄帝内经
中医
整体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帝内经》“辛味”探析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辛味 药性 功效 配伍 治则 禁忌 基础理论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本科习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8-4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1
字数 3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6/j.issn1005-5509.2018.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蕾 3 5 1.0 2.0
2 王锦慧 3 6 1.0 2.0
3 朱钧晶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帝内经
辛味
药性
功效
配伍
治则
禁忌
基础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