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存在重度血栓负荷的介入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265例.A组为直接PCI术中单纯应用血栓抽吸;B组为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结果 B组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的患者明显少于A组(P<0.05);心脏核磁共振检查(CMRI)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心肌坏死面积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显示,B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在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无复流
治疗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3,2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32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8.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泽升 天津医科大学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2 5 1.0 2.0
2 耿涛 天津医科大学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1 4 1.0 1.0
3 宋志远 天津医科大学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1 4 1.0 1.0
4 王炳勋 天津医科大学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