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达比加群酯作为非瓣膜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其抗凝作用与华法林相当,出血风险较华法林减少约20%,较华法林具有诸多优势;但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普遍存在个体差异,基因多态性对于达比加群酯的影响可能在于药物代谢及药物动力学方面.CES1和ABC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达比加群酯血药浓度相关,CES1 SNP rs2244613与谷浓度及出血事件相关,携带该等位基因的人群有较低的出血风险,因此CES1 SNP rs2244613是达比加群酯临床出血风险的决定因素.而CES1 SNP G143E对于达比加群酯活化是一种功能缺失型突变,这种突变会影响达比加群酯的激活从而影响达比加群酯的活性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可基于基因多态性更好地提高达比加群酯疗效及安全性.
推荐文章
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达比加群酯
对照药
安全性
系统评价
新型口服抗凝血剂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
抗凝血剂
口服
达比加群酯
临床研究
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
达比加群酯
抗凝
临床研究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与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羧酸酯酶1、2 基因多态性 谷浓度 峰浓度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4-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3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18.03.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玮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2 5 1.0 2.0
2 周明礼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8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达比加群酯
羧酸酯酶1、2
基因多态性
谷浓度
峰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