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汾渭平原煤炭能源消耗占比较高,是全国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高污染区,2018年已被生态环境部纳入了"蓝天保卫战"治理重点区域,研究该区域SO2污染状况,对科学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利用2008年以来臭氧卫星传感器(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监测的SO2柱浓度数据,以及2013年以来的地面监测站的SO2观测数据(OBS),综合运用空间插值、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汾渭平原大气SO2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逐月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平均年总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汾渭平原SO2柱浓度值季节变化特征比较明显,冬季远远高于其他季节,春季和夏季中心城市柱浓度基本相当,秋季太原和临汾盆地高于渭河平原.从逐月的时间变化来看,太原、渭南和西安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临汾表现出了上升趋势,4个城市OMI的SO2柱浓度值与地面监测站的SO2浓度值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2最高的是渭南,达到了0.7334,最低的是太原,为0.6625.从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这两段时期的平均年柱浓度来看,前期的SO2浓度值远大于后期,太原盆地北部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1.5~3.0 DU,西安及周边下降幅度为1.0~2.0 DU,临汾盆地和太原盆地南部变化较小,部分地区有上升趋势.与京津冀、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汾渭平原SO2柱浓度变化幅度较小,2014年之后超过了京津冀地区,居于以上四个地区之上.该研究可为晋陕两省开展有针对性的协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汾渭平原大气SO2和NO2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SO2
NO2
时空分布
汾渭平原
OMI
基于SCIAMACHY卫星数据的中国对流层SO2时空分布研究
中国
SCIAMACHY
SO2垂直柱浓度
时空分布
北京奥运会
兰州市SO2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
OMI
对流层
SO2柱浓度
时空特征
NDVI
兰州市
基于OMI数据2005~2012年中国区域SO2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大气光学
SO2柱浓度
时空分布
土地类型
中国区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OMI数据汾渭平原大气SO2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OMI SO2 汾渭平原 时空分布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6-2283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5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8.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黎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6 605 12.0 24.0
2 张岳军 10 90 5.0 9.0
3 陈鑫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5)
共引文献  (96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4(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5(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6(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7(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MI
SO2
汾渭平原
时空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