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台阶式溢洪道水流压强特性,结合青藏高原某水库,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高海拔地区台阶式溢洪道时均压强、脉动压强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式溢洪道水平面时均压强和脉动压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台阶凹角向凸角方向先有所减小,后逐渐增大,当流量较小时,时均压强在初始台阶会出现负值;台阶竖直面负压区范围超过整个台阶高度的一半,脉动压强在台阶顶角处较大;台阶式溢洪道时均压强和脉动压强沿程交替出现波峰和波谷,呈波浪状变化,总体上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改变台阶尺寸,其值也发生变化;台阶式溢洪道脉动压强是随时间变化的平稳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脉动优势频率为0~2 Hz,属低频振动,其概率密度为偏态分布,不会危害泄水建筑物安全.
推荐文章
某水库台阶式溢洪道脉动压强特性研究
台阶式溢洪道
脉动压强
模型试验
频率
台阶式溢洪道非掺气水流水面线的计算
台阶式溢洪道
非掺气水流
水面线
某水库台阶式溢洪道脉动压强特性研究
台阶式溢洪道
脉动压强
模型试验
频率
台阶式溢洪道水流能量特性的研究
台阶式溢洪道
水流能量特性
水流比能
量纲分析
消能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台阶式溢洪道水流压强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台阶式溢洪道 时均压强 脉动压强 高海拔地区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建设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651.1
字数 50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8.05.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解宏伟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61 201 7.0 11.0
2 赵相航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11 36 4.0 5.0
4 郭馨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11 36 4.0 5.0
7 贺巨龙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4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台阶式溢洪道
时均压强
脉动压强
高海拔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