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南方"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分析了"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净碳交换量(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总呼吸(Reco)]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方"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NEE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NEE月平均日变化在生长季表现为较明显的"U"型曲线,不同月份"U"型高度不同;NEE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两个吸收期(NEE为负)和三个排放期(NEE为正),NEE在早稻和晚稻的生长季有两个明显的碳吸收期,早稻平均值为-0.58 g C·m-2·d-1,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6月20日,为-1.77 g C·m-2·d-1,晚稻平均值为-1.28 g C·m-2,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9月19日,为-2.23 g C·m-2·d-1;冬闲期存在两个碳排放期,平均值为2.68 g C·m-2·d-1.水稻种植期间白天的净碳交换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显著,夜间的净碳交换受5 cm土壤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低时的冬闲期温度敏感性高于温度高时的双季稻种植期.全年的NEE总和表现为碳排放,达778.4 g C·m-2,GPP为1643.7 g C·m-2,Reco为2425.8 g C·m-2.因此,南方"双季稻-冬闲田"生态系统有可观的固碳减排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