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宇宙大爆炸后,世界充满了能量。如果会用,它就是能源;如果不会用,它仅仅是能量,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地球上从不缺能量,缺的只是能源。将能量转化为能源并善加利用,关键取决于技术与制度安排两个因素。以能源利用技术论,我国已步入世界前列,能自主生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掌握了70万千瓦及以上水轮发电机生产技术。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的两个主流机型AP1000和EPR都会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技术、高压输电技术等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能源利用仍很粗放,优质能源比重低,价格居高不下,电力、油气改革徘徊不前,煤电矛盾周而复始,可再生能源并网困难,水电、核电发展争论不休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更需从能源制度安排上下工夫。重塑能源安全观今天,我国大部分商品已实现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但能源仍是供给约束严重的领域。突出表现为价格既不反映电力、油气的供求关系,也不能有效发挥调节供求的作用,能源消费者对能源产品缺少选择权。近年来,我国电力明显供大于求,全球油气价格持续下跌,但工商企业并未分享到其中的红利,用能成本仍然很高。打破能源供给约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一致,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为此,要在思想上重新认识能源安全,突破按品种管理能源的思路,构建新的能源体制改革框架,真正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当前世界能源供求格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油气供大于求、多点供应、价格持续走低已成大趋势,传统供给安全、价格安全、通道安全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依靠本国资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基于油气资源已全球配置,应重新认识优质能源在能源中的地位。在尽可能提高国内供给的同时,积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