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人体室外热湿感觉现状,在我国南海某岛礁开展了现场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白天及夜晚的室外热湿感觉、气候差异评价.此外,基于典型月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极端热湿气候区与其他气候区的气候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气候区的室外作业人群在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经历短期热适应后,仍有接近90%的人表示该地区白天室外非常热,夜间室外热感觉虽有所缓解但仍有75%的人感觉偏热;同时,超过50%的人在白天感觉室外偏潮湿,夜晚感觉偏潮湿的人数进一步增多达75%.现场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分析一致表明,相比于其他气候区,极端热湿气候区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等显著气候特点,而上述气候差异对不同热经历人群的室外热湿感觉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温度突变环境下人体平均温度变化及热感觉预测
热舒适
人体温度模型
两节点模型
热感觉
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模拟失重
皮肤微电流
出汗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热湿气候地区多层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建筑构件
热湿耦合传递
含湿率
南方建筑
有限差分法
低频条件下人体阻抗特性研究
人体阻抗
人体电导率
低频
Debye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人体室外热感觉现场调查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极端热湿气候 室外热环境 热感觉 湿感觉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111
字数 3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4/j.cnki.11-1962/tu.2018.12.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静超 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49 144 8.0 9.0
2 刘加平 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5 55 4.0 6.0
3 张晓静 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0 0.0 0.0
4 赵宇晨 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5 张宏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端热湿气候
室外热环境
热感觉
湿感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科学
月刊
1002-8528
11-1962/TU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
2-38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04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