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集成电路是全球分工合作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完完整整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即便是美国,它的光刻机依赖欧洲、材料依赖日本”,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安君对《嘹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不过,一国如果要有一定的话语权,得至少掌握产业链条上某些环节的关键和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增加谈判筹码.” 可惜国内还没做到这一点. 那么,我国实现芯片自主可控难在哪里?国内芯片产业发展这么多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推荐文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链自主可控: 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
高技术产业;
自主可控;
新发展格局
温度可控全透明PDMS微通道阵列芯片的设计
微通道阵列芯片
温度
透明
PID算法
电子设备企业元器件自主可控推进工作探讨
电子设备
自主可控
国产化
问题
解决措施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升级的组合策略研究
自主品牌
汽车产业升级
组合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芯片产业何时自主可控
来源期刊 瞭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18)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瞭望
周刊
1002-5723
11-1276/D
16开
北京市京原路8号
2-5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0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