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掘岩体的力学性能复杂,不易于实现滚筒的精确建模,以现有模型建立的滚筒设计方法无法有效保证滚筒实际装煤性能,导致采煤机螺旋滚筒实际平均装煤性能不足60%,所以基于工作面现场数据对滚筒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选取工作面现场装煤性能80%以上的500套滚筒参数作为研究依据,首次提出以叶片螺距S和γ(叶片外径与筒体外径之比)建立双参数设计法,采用曲线拟合法获得叶片螺距S的最佳取值范围和γ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采煤机螺旋滚筒双参数设计方法.以两种方法分别设计了神东补连塔煤矿4500滚筒的左、右滚筒,在工作面现场进行了对比试验,测得采用双参数设计法的滚筒装煤性能约为85%,现有设计方法装煤性能约为70%.结果表明:以工作面现场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双参数设计方法能更有效保证滚筒实际装煤性能.
推荐文章
浅谈皮带机自移机尾螺旋滚筒的密封设计
ZY2700型皮带机
螺旋滚筒
密封结构
多因素影响下的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研究
螺旋滚筒
装煤性能
煤炭颗粒
离散元
正交试验
螺旋装煤机式水平煤仓输出煤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水平煤仓
螺旋装煤机
滚筒
输出煤量
正交实验
薄煤层采煤机强力螺旋滚筒设计研究
薄煤层
离散元
强力滚筒
正交试验法
MATLAB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提高实际装煤性能的螺旋滚筒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采煤机 螺旋滚筒 装煤性能 工作面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421.6
字数 29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99/ce201804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宁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10 2.0 3.0
2 李海虹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1 91 6.0 8.0
3 杨忠印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1 1.0 1.0
4 辛红宝 同煤机电装备公司大同菲利普斯采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科研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煤机
螺旋滚筒
装煤性能
工作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工程
月刊
1671-0959
11-4658/TD
大16开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80-130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2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