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且有生育要求的1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78例患者中失访18例(10.1%),完整随访的160例患者中,术后共妊娠105例(65.6%),其中自然妊娠82例,占78.1%(82/105),辅助生育妊娠23例,占21.9%(23/105).术后1年内妊娠者76例(72.4%),1~2年内妊娠者29例(27.6%).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者133例,其中妊娠97例,占72.9%(97/133).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者64例,其中妊娠48例,占75.0%(48/64).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4分者15例,其中妊娠5例,占33.3%(5/15),EFI评分5~8分者50例,妊娠33例,占66.0%(33/50),EFI评分9~10分者95例,妊娠67例,占70.5%(67/9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经期天数、年龄、既往妊娠史、术后使用GnRH-a治疗、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EFI评分、既往妇科炎症、宫腔操作史均与术后妊娠率有关(P<0.05).按1996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不同r-AFS分期与术后妊娠率无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月经天数>7 d、既往妇科炎症、宫腔操作史≥2次是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5岁、既往妊娠史、术后使用GnRH-a治疗、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高EFI评分、无痛经史是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生育期年轻患者,既往有妊娠史,无痛经史,减少妇科炎症及不必要的宫腔操作,术后相关药物(GnRH-a)治疗及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均可提高EMs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术后使用GnRH-a药物及高EFI评分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