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诱发类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BALB/c小鼠和BN大鼠,观察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后小鼠皮肤血管渗透性以及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等类过敏指标的变化;利用RBL-2H3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观察清开灵注射液作用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活性以及Racl、PAK1、LIMK1和人肌动蛋白素(Cofilin)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5 mL·kg-1清开灵注射液即可引起小鼠以血管通透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较为轻微的类过敏反应,而7.5 mL·kg-1和15 mL·kg-1清开灵注射液均可引起较为严重的类过敏反应,其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另外,5,7.5和15mL·kg-l清开灵注射液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地引起大鼠平均动脉血压降低.清开灵注射液体外可诱导RBL-2H3细胞发生类过敏反应,PI3K激酶活性增加,Rac1、PAK1、LIMK1和Cofilin蛋白含量增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小鼠和大鼠体内类过敏反应检查法和RBL-2H3细胞中PI3K激酶及Rac1、PAK1、LIMK1、Cofilin蛋白含量检查法可作为类过敏反应检查方法.初步认定清开灵注射液诱导类过敏反应的发生可能是基于PI3K-Racl细胞运动信号转导通路.
推荐文章
清开灵、血塞通注射液类过敏反应研究
清开灵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RBL-2H3细胞
类过敏反应
清开灵注射液的过敏性研究
清开灵注射液
PCA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血清免疫毒理学指标变化规律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清开灵注射液
免疫毒理学
上市后研究
过敏反应
细胞因子
药物不良反应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致类过敏反应初步研究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类过敏反应
RBL-2H3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开灵注射液诱发类过敏反应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类过敏反应 机制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0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8.07.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开灵注射液
类过敏反应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半月刊
1007-7693
33-1210/R
大16开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32-6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0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68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