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豫中和豫北地区各设1个典型观测点,进行田间栽培,对比分析其光合特性、光能利用率和生产潜力,以期为豫中和豫北两地区冬春性小麦品种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主要生育时期,豫北地区小麦旗叶的SPAD值高于豫中地区(冬性品种除外);同一品种在豫中地区的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AR)高于豫北地区,开花期两地区冬性品种(济麦20)最大,弱春性品种最小,不同冬春性类型间差异显著;两地区各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总体上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Pn下降较Gs更加剧烈,而胞间CO2浓度则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豫中和豫北地区小麦总光能利用率以弱冬性品种最高,两地区光合生产潜力已开发度分别为20.67%和22.76%,光温生产潜力已开发度分别为40.72%和43.31%.
推荐文章
冬前积温对小麦光能利用率的调控效应
小麦
冬前积温
光能利用率
光合特性
调控效应
基于GIS的县域小麦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
GIS
生产力
作物
UML
自然生产潜力评价
小麦
县域尺度
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评估及区划
东北地区
玉米
生育期
气候生产潜力
潜力衰减法
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的估算
水稻
光合生产潜力
估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在豫中、豫北地区光能 利用率及生产潜力比较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冬春性 光合特性 光能利用率 生产潜力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4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8.08.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喜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2 2827 26.0 44.0
2 张黛静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9 450 11.0 17.0
3 陈倩青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34 4.0 5.0
4 马建辉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205 7.0 13.0
5 宗洁静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10 2.0 3.0
6 杨雪倩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10 2.0 3.0
7 王真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6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5)
共引文献  (595)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冬春性
光合特性
光能利用率
生产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