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1ycine max (L.) 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大豆抗SMV的调控网络等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大豆对SMV的抗性遗传主要分为数量抗性和质量抗性,其中数量抗性的遗传主要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对不同SMV株系的质量抗性遗传分别由1对不同的显性基因控制.标记定位研究发现,大豆对SMV数量抗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大豆的第6、10和1 3等染色体上.22个对SMV具有单显性质量抗性的基因位点已被标记定位在大豆的第2、6、1 3和14染色体上,且定位的多数抗病基因位点两侧标记间的物理距离都在1 Mb以内.其中第1 3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数最多,有RSV1、RSV5,RSC3Q、RSC11和RSC12等10个,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有8个,如RSV4、RSC5、RSC6、RSC7和RSC8等,第6和14染色体上各有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RSC15,RSC18和RSV3、RSC4.参考大豆全基因组序列(http://www,phytozome,net/soybea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表达谱分析及克隆测序技术等进一步缩小了大豆抗SMV候选基因的筛选范围.目前,在大豆第2染色体上确定的抗SMV候选基因主要有8个:Glyma.02G121400、Glyma.02G121500、Glyma.02G121600、Glyma.02G121800、Glyma.02G121900、Glyma.02G122000、Glyma.02G122100和Glyma.02G122200,在第6染色体上的是Glyma.06G182600,在第13和14染色体上的抗SMV候选基因分别有9个和6个:Glyma.13G184800、Glyma.13G184900、G1yma.13G187900、G1yma.13G190000、G1yma.13G190300、G1yma.13G190400、Glyma.13G190800、Glyma.13G194700、Glyma.13G195100和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Glyma.14G205000、Glyma.14G205200、Glyma.14G205300.基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和转基因操作等技术,研究发现抗SMV相关基因GmHSP40、GmPP2C3a、GmAKT2、GmCnx1、GmSN、G1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等参与大豆对SMV的抗性,属于正调控因子;而GmEF1A和GmeIF5A等则增加大豆对SMV的易感性,为负调控因子.在综合SMV抗病基因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SV1和RSV3介导对SMV极端抗性的调控网络模型.RSV1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调控模型的建立为大豆抗SMV信号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SV3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的主要机制是通过ABA信号的传导,从而使胞间连丝处的胼胝质沉积以抑制病毒从最初侵染的细胞向健康细胞的转移.本文系统综述了SMV抗病基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设计育种和抗病基因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