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努力探索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的今天,重新回顾和梳理杜能、弗里德曼、克鲁格曼、伯吉斯等学者有关“中心—边缘”结构的理论脉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变革和未来的理论建构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心—边缘结构的视角下,工业社会在总体上呈现出的就是一种“中心—边缘”结构,在区域发展中尤其如此,即中心区在资源占有、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占据优势甚至强势地位,并借此对边缘区域进行支配或控制.自人类进入后工业化进程以来,作为工业社会成熟形态的“中心—边缘”结构在总体上已经表现出了许多去中心化的迹象与趋势,但要完全消解这一不平等结构仍然充满障碍.因此,我们需要同时在实践与理论层面上明确提出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任务与命题.
推荐文章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综合决策
运行机制
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向及路径
区域协调
趋向与路径
江苏省
生态位态势视角下的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生态位态势
区域旅游经济
协调发展
内涵关系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建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中心—边缘”结构视角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中心—边缘”结构 区域发展 去中心化 一体化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城乡规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F061.5
字数 8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862.2018.08.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桐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14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心—边缘”结构
区域发展
去中心化
一体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发展研究
月刊
1006-3862
11-3504/TU
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54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80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