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反映了他对“社会杀人”的不满并以儒者的立场对此批判——社会让理想主义青年死亡,环境让父子身份错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舍身取义”中的矛盾——杀人的刀,究竟应刺向哪里?“功利”的社会是儒家“现世”的体现,“舍身取义”、怀揣理想又是儒者的精神所在,杨德昌并未在电影中告诉我们两者应如何调和而“不越矩”。
推荐文章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反思当代人的生命价值观
“小悦悦”事件
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观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杭州南宋御街为例
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历史文化传承
杭州
南宋御街
论杨绛的反讽--以《洗澡》为例
杨绛小说
言语反讽
情景反讽
全盘反讽
深层反讽
城市街旁绿地的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街旁绿地
建设现状
发展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德昌的儒者观——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例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杨德昌 台湾新电影 儒者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晔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6 50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德昌
台湾新电影
儒者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