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经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内传播是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1].艾滋病单阳家庭中,无保护性行为是阴性配偶发生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单阳家庭无保护性行为的干预管理,是防止艾滋病婚内二代传播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单阳家庭无保护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干预效果,对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16例单阳家庭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开展了为期2年的干预队列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推荐文章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同性恋,男性
性行为
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乌鲁木齐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高危性行为结构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
性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男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同性恋,男性
性行为
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乌鲁木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阳家庭HIV阳性者无保护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艾滋病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滋病 单阳家庭 无保护性行为 危险因素 干预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7-12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2.91|R37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19/j.cnki.aids.2018.12.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单阳家庭
无保护性行为
危险因素
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月刊
1672-5662
11-4818/R
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82-91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2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