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频域OCT检查探讨开角型青光眼(open-angle glaucoma,OAG)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各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为OAG的19例(30眼)患者为OAG组,健康人15名(30眼)为对照组.采用频域OCT的EDI模式测量2组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处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并作对比.结果 OAG组受检眼6方位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方位(颞上方、颞侧、鼻上方、鼻侧及鼻下方)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尤其以鼻侧及鼻下方变薄更明显.OAG组黄斑处神经纤维层厚度[(11.27±1.93)μm]及黄斑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217.37±11.46) μm]与正常对照组[(11.57±1.65) μm、(215.65±12.42) μ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黄斑部直径3 mm的内环鼻侧、颞侧区域和直径6 mm的外环鼻侧、颞侧区域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OAG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减少,且视盘鼻侧及鼻下方脉络膜厚度变薄更为显著,可能与脉络膜血供减少造成的青光眼缺血性损伤相关.OAG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推荐文章
频域OCT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参数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
频域OCT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盘
视野
平均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正常眼压青光眼
中医体质学说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EX-PRESS引流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疗效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meta分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青风内障
中药汤剂
中成药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盘及脉络膜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脉络膜厚度 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盘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1-8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5.1
字数 35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9/j.cnki.rao.2018.02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 298 1580 19.0 26.0
2 孟照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 10 33 4.0 5.0
3 王佳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 22 28 4.0 4.0
4 汪晓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 9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开角型青光眼
脉络膜厚度
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