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镇痛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120例择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镇痛,B组给予吗啡静脉自控镇痛,C组给予罗哌卡因胸部神经阻滞,比较3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和 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3组患者术后3h、6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10.119、9.925、14.237、14.756,均 P<0.05).术前3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138、0.263、0.916、0.085,均 P>0.05);术后3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水平具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4.278、6.461、13.734、6.581,均 P<0.05).结论 胸部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患者的镇痛效果优异,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的疼痛程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和胸部神经阻滞两种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推荐文章
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社区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影响
年龄因素
文化因素
乳腺肿瘤
诊断
疼痛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理和心理疼痛的影响
疼痛护理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生理
心理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
乳腺癌
根治术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健康教育对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乳腺癌
老年
系统性健康教育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镇痛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罗哌卡因 免疫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8.04.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素凤 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5 22 3.0 4.0
2 郎宏杰 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罗哌卡因
免疫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