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经颅穴干扰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例,3例脱落,共33例;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2例脱落,共34例.治疗组采用经颅穴干扰电刺激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 ,15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电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 ,15次为1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选穴一致,为印堂穴、双侧安眠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指标得分、总分及减分率情况.结果:①两种治疗方式均对失眠症有确切疗效,但两组总体有效率未出现明显差异(P>0 .05).②治疗后两组PSQI总分差异明显(P<0 .05) ,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经颅穴干扰电刺激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的改善上优于传统头电针治疗(P<0 . 05) .③本试验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经颅穴干扰电疗法治疗失眠临床疗效优于头电针疗法,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且操作方便的物理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推荐文章
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经颅磁刺激
失眠症
交变磁场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睡眠障碍因子
匹兹堡睡眠量表
针刺配合经颅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针刺疗法
经颅神经电刺激
失眠症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
失眠症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颅穴干扰电刺激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失眠/针刺疗法 安眠 印堂 @颅穴干扰电刺激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经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4-9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6.23
字数 3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8.07.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同生 70 397 11.0 17.0
2 万兆新 20 80 4.0 8.0
3 赵建安 12 6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失眠/针刺疗法
安眠
印堂
@颅穴干扰电刺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