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腹部ERMS 18例,结合手术病理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8例患儿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2.77±1.54)岁,小儿腹部ERMS临床症状以病变部位包块多见,其中横跨腹盆腔15例,腹膜后3例.肿瘤长径约7~20 cm.病理类型为ERMS.CT表现为病变部位包块,密度不均匀,肿块体积较大时常伴坏死,未见钙化.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坏死部分未见强化.病变内均可见类球形强化.结论 小儿腹部ERMS CT表现为巨大肿块,伴坏死,不伴钙化,增强扫描时肿块内可见类球形强化.患者的年龄及发病部位对该病的诊断也有提示作用.
推荐文章
副鼻窦腺泡型横纹肌肉瘤1例及文献分析
副鼻窦
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子宫横纹肌肉瘤诊断的研究进展
肿瘤/肉瘤
横纹肌
子宫
诊断
41例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横纹肌肉瘤
骨髓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儿童横纹肌肉瘤治疗进展
横纹肌肉瘤
综合治疗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腹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来源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小儿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0-10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8.7|R814.42
字数 26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71.2018.07.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8 6 1.0 2.0
2 刘珍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21 40 3.0 5.0
3 卢柱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2 2 1.0 1.0
4 李鹤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13 16 2.0 3.0
5 曹亚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6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2-1671
61-1107/R
大16开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52-9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0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5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