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黄淮海玉米区6个代表自交系与自选的10个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分析10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0902、10950和11502的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0902×PH4CV、10913×昌7-2、10950×昌7-2、10950×新A3、11502×郑58、11502×9058、11520×9058和11575×9058单株粒重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早代选择;穗粗、行粒数、单株粒重等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推荐文章
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
主要农艺性状
配合力
九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玉米自交系
产量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玉米甜糯双隐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及鲜食育种价值评价
甜糯双隐
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育种价值
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个自选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种质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3.01
字数 2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8.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家友 23 141 5.0 11.0
2 吴伟华 16 105 4.0 10.0
3 闫海霞 16 124 5.0 11.0
4 付家锋 8 16 2.0 3.0
5 袁刘正 12 69 4.0 8.0
6 王会强 3 1 1.0 1.0
7 王蕊 2 1 1.0 1.0
8 李腾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