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判断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236例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研究血清PCT浓度与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感染相关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13-73)岁.其中男性123例(52.1%),女性113例(47.9%).PCT浓度<0.05、0.05-<0.5、0.5-<2.0、2.0-<10.0和≥10.0 ng/ml各组患者发生感染相关死亡的比例分别为0%,1.4%,13.8%,25.0%和33.3%,发生感染性休克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0%,2.1%,13.8%,25.0%和33.3%及6.4%,7.0%,24.1%,41.7%和50.0%,显示随着血清PCT浓度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7,P=0.000;u=2234,P=0.000;u=4102,P=0.00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PCT浓度增高,患者感染性休克、感染相关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累计发生率逐渐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887,P=0.000,95% CI:1.960-4.260;HR =3.158,P =0.000,95% CI:2.100-4.740;HR =2.158,P =0.000,95% CI:1.550-3.000),且多因素分析提示PCT浓度增高是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2.517,P=0.000,95%CI:1.520-4.168;HR =2.881,P=0.000,95%CI:1.692-4.904).结论:合并细菌血流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相关不良反应的比例与血清PCT浓度成正相关,提示血清PCT浓度是预测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可以成为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