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得到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渗透率的准确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泊松比和孔隙压力下的储层孔隙率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对4种经典渗透率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M模型和C&B模型对泊松比敏感度较小,改进P&M模型和S&D模型对泊松比敏感度较大;改进P&M模型能有效反映渗透率变化趋势,在p<1.4 MPa和p>4.1 MPa时k/k0数值拟合度较高;P&M模型和S&D模型不能准确描述p<1.4 MPa时k/k0变化情况,而在p>1.4MPa时k/k0数值拟合度较高;煤层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增大表现为"U"型趋势,包含低孔隙压力骤减区、中孔隙压力稳定区和高孔隙压力稳步升高区3个阶段,改进P&M和S&D模型更能表现煤层气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变化趋势.
推荐文章
用热采模型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
热采模型
煤层气
模拟
吸附
传输
煤层气开采清洁生产评价模型研究
煤层气
清洁生产
评价模型
熵值法
二元语义法
煤层气开采的二维非平衡吸附模型
煤成气
开采
平衡
吸附量
渗流模型
数学模型
煤层渗透率敏感性及其对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影响
煤层
渗透率
敏感性
煤层气
开发
效果
影响
基质收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渗透率模型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层气开采 渗透率模型 水平有效应力 孔隙压力 吸附瓦斯膨胀应力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936
字数 26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31/j.issn.1673-193x.2018.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雄刚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40 139 6.0 10.0
3 张波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40 5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开采
渗透率模型
水平有效应力
孔隙压力
吸附瓦斯膨胀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月刊
1673-193X
11-5335/TB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82-37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5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364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