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果想要理解历史学家所做的事情,就要从假定“真理”、“客观性”和“证据”是必不可少的概念出发。在历史书写中最有成效地构思“真理”的方式,是将其理解为在一种基于与读者默认的“真之约定”基础上的某种类型的施事行为的意向性范畴。“客观性”是现代历史学科的一种规范性的认知美德,它保证了历史学家“真之约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真之意图和学科客观性都建立在历史学家对证据进行批判性分析和概念解释的基础上。
推荐文章
浅论《故事新编》的历史书写特征
《故事新编》
历史书写
特征
科学中的视觉经验客观性
视觉经验
客观性
主观性
关于历史客观性哲学思想的研究
历史
历史叙述
客观性
相对性
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批评标准
客观性
普遍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书写中的真理、客观性和证据
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批判性分析 概念解释 历史书写 施事行为 意向性 客观性 历史学家 规范性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批判性分析
概念解释
历史书写
施事行为
意向性
客观性
历史学家
规范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11-4116/C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2-465
出版文献量(篇)
50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