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西北地区冬油菜蕾薹期干旱频发,农民大量灌溉和施氮导致的环境问题,探究西北地区冬油菜蕾薹期适宜的灌溉量和施氮量.[方法]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分析蕾薹期不同灌溉量(不灌溉(I0)、灌60 mm(I1)和灌120 mm(I2))和施氮量(不施氮(N0)、施氮80 kg·hm-2(N1)和施氮160 kg·hm-2(N2))下,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素吸收与分配、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其中全生育期不施氮(不基施、不追施)和不灌溉为对照处理(CK).[结果]蕾薹期灌溉或施氮能显著提高冬油菜的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产油量和氮素吸收量.土壤硝态氮峰值所在的土层深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下移,且峰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淋洗趋势.I1N1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I0N0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I2N2相比,却显著降低41.9 kg·hm-2.I0、I1和I2处理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40—80和80—160 cm.2个冬油菜生长季,I2N1处理的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最大,平均为3385和1429 kg·hm-2;CK最小,平均为1391和585 kg·hm-2.与I2N1相比,2012—2013年(干旱年)I1N1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但产油量无显著差异;2013—2014年(平水年)二者的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年I1N1处理平均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3264和1358 kg·hm-2,仅比I2N1降低3.6%和4.7%.I1N1处理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比I2N1降低7.2%.[结论]为提高冬油菜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减轻土壤硝态氮的下移趋势和下移量,I1N1处理(灌溉60 mm,施氮80 kg·hm-2)为较优的灌溉施氮策略.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氮互作对冬油菜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灌溉 施氮 蕾薹期 产油量 氮素吸收 土壤硝态氮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3-129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8.07.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9)
共引文献  (695)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灌溉
施氮
蕾薹期
产油量
氮素吸收
土壤硝态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