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层深松采用前后铲分层作业,深松后土壤松碎,避免上、下土层土壤翻转.以分层深松铲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土槽试验方法,研究前铲的入土深度对分层深松土壤扰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前铲入土深度的增加,土壤坑形轮廓宽度随之增大;②前铲入土深度为150mm时,分层深松的深松深度稳定性最高,且分层深松的深松深度稳定性均高于单铲深松;③分层深松的土壤蓬松度随着前铲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扰动系数均大于单铲深松;④分层深松的土壤地表平整性优于单铲深松,土垄垄沟宽度大于单铲深松,而土垄高度低于单铲深松.本研究可以为前铲最佳入土深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深松铲入土深度及铲形对耕作阻力影响
深松铲
铲形
入土深度
牵引阻力
深松深度对土壤扰动影响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深松铲
深度
土壤扰动
离散元仿真
土槽试验
深松土壤扰动行为的离散元仿真与试验
深松
土壤扰动
离散元
高速摄影
试验
深松铲不同翼铲安装高度时土壤扰动行为仿真与试验
深松铲
翼铲
安装高度
土壤扰动
离散元法
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铲入土深度对分层深松土壤扰动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农机化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分层深松 前铲入土深度 土壤扰动 数字化土槽试验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0,1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222.3
字数 3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88X.2018.1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瑞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128 1309 20.0 31.0
2 黄玉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39 394 11.0 18.0
3 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6 110 6.0 9.0
4 张帅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4 16 2.0 4.0
5 高喜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6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14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层深松
前铲入土深度
土壤扰动
数字化土槽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机化研究
月刊
1003-188X
23-1233/S
大16开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14-32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1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4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