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具有被动靶向富集效应,提高了药物的递送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本质上处于动态平衡的自组装纳米材料在体内传送时会与各种生物界面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目前还难以实现对其结构的精准控制,这妨碍了它们的进一步临床应用.pH会影响氨基酸的电荷状态,从而对多肽自组装过程中的静电相互作用造成影响,因此改变pH是调控多肽自组装过程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此,我们基于活体自组装(in vivo self-assembly)的理念,着重综述了基于pH响应型多肽的纳米生物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把用于肿瘤诊疗的功能分子与pH响应型多肽结合,可以构建更复杂的具有生物功能的组装体系,提高成像剂的诊断功能和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利用pH响应型多肽在活体中原位构建有序组装体的新策略为开发肿瘤诊疗的纳米材料铺平了道路,为推向临床应用带来了新希望.
推荐文章
酶催化超分子自组装及其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酶催化
多肽
超分子自组装
生物材料
癌症诊疗
胶原蛋白自组装生物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
自组装
制备
功能材料
生物医学工程
原位自组装多肽在肿瘤和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
细菌感染
诊断
治疗
原位自组装多肽
诊疗一体化
纤维素自组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
溶剂
吸附
自由基
接枝共聚物
自组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响应活体自组装生物材料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活体自组装 生物纳米材料 pH响应 多肽 诊断治疗
年,卷(期) 2018,(35) 所属期刊栏目 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99-380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972018-0078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15)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体自组装
生物纳米材料
pH响应
多肽
诊断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