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述了一个双极性三角波电流脉冲瞬变电磁发射系统的原理研究以及工程实现,产生的脉冲电流可以用来探地测浅,包括矿物检测、未爆弹检测、水文勘探和地质绘图等.通过推导在负载线圈上应施加的电压波形,采用有源高压钳位电路和无源高压钳位电路分别得到三角波电流的线性上升沿和快速线性关断的下降沿.整个瞬变电磁发射系统可以产生峰值电流高达10 A,重复脉冲频率为1 Hz~10 kHz可调的双极性三角波电流脉冲.最后,给出了该发射系统的电流波形实际测量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能够产生线性度很高的三角波发射电流波形,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激发的二次场能够用于定位未爆弹的位置.
推荐文章
瞬变电磁测井原理研究Ⅲ:电磁波
瞬变电磁
电导率
电磁波
频散
二维谱
瞬变电磁不规则发射线框测量研究
瞬变电磁方法
不规则发射线框测量
框外测量
三维建模
基于 HFSS 的瞬变电磁法发射线圈参数的仿真分析
瞬变电磁
发射线圈
数值模拟
有限元仿真
HFSS
阵列式瞬变电磁探伤采集系统设计
瞬变电磁法
阵列式分布
损伤检测
多通道采集
多层管柱
解释精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角波电流瞬变电磁发射系统研制
来源期刊 电子测量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时间域瞬变电磁法 双极性三角波电流脉冲 探地测浅
年,卷(期) 2018,(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1/j.cnki.emt.18016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小军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35 456 9.0 21.0
2 刘丽华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7 96 5.0 9.0
3 耿智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4 3 1.0 1.0
4 乔流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 0 0.0 0.0
5 赵逸夫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时间域瞬变电磁法
双极性三角波电流脉冲
探地测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测量技术
半月刊
1002-7300
11-2175/TN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
2-336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4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467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