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广藿香酮传递体的体外透皮效能,并对传递体的透皮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广藿香酮传递体,并对其进行物理表征;通过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广藿香酮传递体的透皮效能,并基于透射电子显微法对传递体的透皮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广藿香酮传递体的透皮速率显著高于广藿香酮80%丙二醇溶液,传递体用于广藿香酮的经皮全身性给药,具有更大优势;传递体在角质层沿着亲水通道进行传递,且过程中可凭借形变与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结构的完整性.结论 传递体经皮给药系统的确能够改善广藿香酮的透皮吸收,本试验初步揭示了传递体透皮的形态学机制.
推荐文章
黄体酮透皮给药系统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研究
透皮给药系统
压敏胶骨架
透皮促进剂
聚丙烯酸酯
黄体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刺山柑果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研究
促透剂
刺山柑果凝胶膏
芦丁
透皮吸收
广藿香酮传递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广藿香酮
传递体
薄膜分散法
制备
包封率
质量评价
累积透过量
槲皮素传递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槲皮素
传递体
体外透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藿香酮传递体体外透皮效能评价及传递体透皮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广藿香酮 传递体 透皮速率 经皮全身性给药 亲水通道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8.02.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藿香酮
传递体
透皮速率
经皮全身性给药
亲水通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