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通过脱醇法在凹凸棒土(ATP)表面接枝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实现氨基化(ATP-APTES),再经酰胺化反应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从而在ATP表面固载ATRP引发基团(ATP-Br);最后以2,2-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ATP-Br为双组分引发体系进行正反向同时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R&NI ATRP)制备ATP接枝聚苯乙烯杂化粒子(ATP@PS).结果表明AIBN结合ATP-Br引发体系进行SR&NI ATRP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随催化剂用量增大,体系过早偏离一级动力学行为.聚合温度在80℃,投料比为单体/催化剂/AIBN/ATP-Br=200/0.3/0.05/0.5的条件下,接枝聚合物和游离聚合物分子量差异随转化率(c)增大逐渐增加,转化率为31.1%时,两者分子量分布(PDI)均保持在1.54以下,ATP-Br表面ATRP引发基团的引发效率为6.3%.杂化粒子在PS基体中分散得到明显改善.
推荐文章
中空聚苯乙烯粒子的制备
中空
聚苯乙烯粒子
悬浮聚合
粒径
凹凸棒土核壳杂化粒子改性聚苯乙烯的性能
凹凸棒土
杂化粒子
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粘弹行为
聚苯乙烯超薄薄膜制备
聚苯乙烯
单分子成膜法
原子力显微镜
新型硫掺杂聚苯乙烯的制备与表征
惯性约束聚变
靶材料
掺杂
乙基磺原酸钾
硫原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反向同时引发ATRP制备凹凸棒土/聚苯乙烯杂化粒子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苯乙烯 SR&NI ATRP 聚合 合成 粒子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9-230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Q31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712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凹凸棒土
苯乙烯
SR&NI ATRP
聚合
合成
粒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