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会阴侧切对生产困难征象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1日~6月1日间我院接收的具有生产困难征象的初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妇意愿分为:A(自然分娩)、B(常规会阴侧切)两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异常率和产前产后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B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各项指标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生产后血清IL-1、IL-6、IL-8、IL-10和TNF-α 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初产妇产后血清IL-1、IL-6、IL-8和TNF-α 的表达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阴侧切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初产妇的会阴盆底功能的损伤,同时降低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值得针对生产不顺的产妇采用.
推荐文章
限制性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6~8周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限制性会阴侧切
初产妇
性功能
盆底功能
盆底肌肌力
初产妇分娩中会阴侧切与自然裂伤对产妇盆底功能影响的比较
初产妇
分娩
会阴侧切
自然裂伤
盆底功能
影响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会阴侧切
会阴自然裂伤
盆底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会阴侧切对生产困难征象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会阴侧切 初产妇 盆底功能 炎症因子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71
字数 21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616.2018.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库生 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56 265 10.0 14.0
2 陈艳枚 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研室 1 4 1.0 1.0
3 肖友花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1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会阴侧切
初产妇
盆底功能
炎症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