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伤寒论》第74条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故水入即吐,称为水逆证。其形成多由于患太阳病汗不如法,致邪气入里,水热互结于下焦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饮邪内停,水气犯胃,胃失和降,饮水拒而不受,则饮入即吐;膀胱气化失司,开阖不利,则小便不利[1]。1五苓散方义五苓散为治疗水逆证之名方,由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桂枝5味药物组成,以"令"水行,故以之为名[2]。
推荐文章
张定华治疗消渴汗证验案1例
糖尿病泌汗异常
消渴
汗证
张定华
五苓散加味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28例
高血压
盐敏感性
五苓散
郭文勤运用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验案
慢性心力衰竭
五苓散
郭文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苓散治疗水逆证验案1例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五苓散 水逆证 验案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医案医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
页数 1页 分类号 R289|R2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18.07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慈辉 11 25 3.0 4.0
2 林云鑫 7 8 2.0 2.0
3 尚奇 4 2 1.0 1.0
4 蔡龙辉 1 1 1.0 1.0
5 郑珏彦 1 1 1.0 1.0
6 鲁嘉欣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苓散
水逆证
验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