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以国家Ⅱ级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海拔729、1008m群落内,其种群大小、分布频度和密度,个体形态特征指标及其在种群内、种群间差异,苗高分布规律、相对苗高组替代年龄级结构,分布格局和群落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对开蕨在自然分布区内为偶见种,呈斑块状分布.在400m2内,海拔1008m处(01群落)种群密度为31株,样地分布频度为43.75%,最大密度15株/25m2;海拔729m处(02群落)种群密度为91株,样地分布频度为93.75%,最大密度30株/25m2.通过对其自然苗高,叶片数量,有孢子囊叶片数量,最大叶片长、宽值,最小叶片长、宽值,冠径,叶片厚度7个形态指标的分析显示,种群内变异较大,随着植株高度(年龄)的增加,其变异系数均随之减小而趋于稳定;种群间在自然苗高,最大叶片长度和宽度,成熟孢子叶片数量,冠径,叶片厚度上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其苗高分布呈现双峰型,01种群波谷出现在15.1-20.0cm处;02种群波谷出现在10.1-15.0cm处,两群落均显示有一次较大的更新过程,同时01种群在40.1-45.0cm出现间断.年龄级分析得出,01种群划分为5个龄级,近于正态分布;02种群划分为4个龄级,为倒J型分布;两种群分别处于中龄期和幼龄期,没有出现衰退型年龄结构.格局分析得出,对开蕨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两群落的乔木、灌木、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生态优势度和种间相遇机率较低(与地带顶级植被相比)而且分布不均;对开蕨在两群落的草本层中重要值较低,仅为伴生种.两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相似度指数分别为66.67%、69.23%和38.46%,草本层差异较大.
推荐文章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现状与保护对策
极小种群
野生植物
研究现状
保育
广西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极小种群
生存现状
保护策略
四川省
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致濒机制
就地保护
扩繁技术
迁地保护
回归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对开蕨种群结构特征和群落物种多样性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长白山 对开蕨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物种多样性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1-249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041907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7)
共引文献  (280)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3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白山
对开蕨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物种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