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五脏相关学说是在五行学说基础上,克服了五行理论的机械性,又综合藏象、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全面反映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及彼此关联作用的学说.五脏相关,生理上相互促进和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故疾病的防治中应注意调整兼顾五脏的内在关系.肝属木,性喜调达,恶抑郁,主疏泄、藏血,其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四脏的功能.在五脏病症中,肝病十居六七,且发病最急,传变最快,病症最广,生理既复杂,病理亦纷繁.肝的生理功能虽多,但主要体现在主疏泄,因此病理变化也主要体现在气机失调上.从肝论治疾病一直受历代医家重视,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情志致病的比例逐渐上升,因此分析治肝法在其他四脏疾病中的应用,寻找其中的内在相关联系,指出治肝法在各疾病中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推荐文章
基于络病理论从五脏之气络辨治双心疾病
双心疾病
络病理论
五脏
气络
络气虚滞/郁滞
从五脏探析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辨治
五脏
肿瘤
抑郁状态
辨证论治
中医五脏辨证论治中风病研究进展
中风病
中医五脏
辨证
研究进展
综述
浅析黄斑变性的五脏辨证治疗
黄斑变性
五脏辨证
中医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五脏相关浅谈治肝法在五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五脏 五行学说 治肝法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7-3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
字数 39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8.03.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利民 7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脏
五行学说
治肝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