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冷作模具在高压力和高冲击力作用下易磨损,传统的修复方式效率慢、自动化程度低,导致冷作模具报废率高,故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其进行修复,以获得具有优良使用性能的修复层.方法 利用修复质量高、修复速度快的激光熔覆技术与空间自由度大、操作灵活的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熔覆层,基于组织观察、硬度分析和摩擦磨损实验观察检测熔覆层质量.结果 熔覆最佳工艺参数为:功率1500W,扫描速度2 mm/s,载气6 L/min,送粉器转速10 r/min,搭接率1/2.熔覆层硬度为350~430HV,远高于基体硬度.结论 沿曲面短边方向由下往上做“之”字形扫描,熔覆效果最优.多道多层激光熔覆时,下一层的起点相对于上一层的起点偏移1.5 mm,得到的熔覆成形效果较好.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熔覆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冶金结合,熔覆层主要由致密的树枝晶组成.熔覆层的耐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基体.
推荐文章
30CrMnSiA高强钢拉杆激光熔覆修复
激光技术
激光熔覆
30CrMnSiA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尺寸测量
曲轴模具的堆焊修复工艺研究
曲轴
模具修复
堆焊工艺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
熔覆层质量
激光熔覆及其在水中兵器修复上的应用
激光熔覆
鱼雷壳体
发动机汽缸缸体
垂直发射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作模具曲面激光熔覆修复工艺及路径研究
来源期刊 表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冷作模具 激光熔覆 曲面修复 路径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0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61.8|TG174.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8.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海波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244 6.0 15.0
3 任德亮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 12 2.0 3.0
6 林齐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0 2.0 3.0
7 李婷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冷作模具
激光熔覆
曲面修复
路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表面技术
月刊
1001-3660
50-1083/TG
16开
重庆市2331信箱(重庆市九龙破区石桥铺渝州路33号)
78-3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34163
论文1v1指导